屠维能老师是会泽土生土长的画家,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由于长辈们热衷于书画艺术,屠老师从小也耳闻目染,渐渐养成追求书画艺术真、善、美的兴趣爱好,并最终成为终生奉行不移的献身与布道。
以下就是老师从20多岁,一直到现在,挥舞毫彩,描绘家乡美景的部分水彩画作品。
屠老师曾经只是一位小学老师,由于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最终在艺术的天地里开拓出了一片自己的领域——从小学到初中, 来到大学做老师,不时与国际知名艺术家同台交流。
一切的美好都是直逼心灵的,屠老师的画也是如此。
无论是乡村的田野,还是峻朗的高山,都透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的力量……
仿佛是远方的风,带着水乡泽国腥甜的气息,梳理着思绪,思念着家乡。
像儿时的记忆,战战兢兢地爬过一座独木桥——而远方,尽是晚霞里的红蜻蜓,愉悦地高飞。
乡间的小路,牧童的歌声,还有炊烟袅袅,还有鸡犬相闻。
一半浑浊,一半清澈,在这两河交叉的分水岭,以礼相让,清水不犯浑水,欢唱着淳朴的民风。
金钟山,散着稀豆粉香味的大锅,倒扣压制的八条刁龙,是否还低呤在春夏秋冬的暮霭朝霞里?
这是母亲的河流啊,可劲地赞美、可劲地描绘、似乎也难解这思乡的渴。
这条厚重的河流,从金子般的沙粒里拥挤出来,早已是一颗滚烫的心,奔向长江大河。
光腚的童年,曾经暴露在义通河甘凛的水面,那清澈的河流,倒映着白色的鸭子——那些红掌仿佛记忆的桨,早已一波波划过。
蹇驴撒欢在朝阳的露水滩,童年的心事一如蜘蛛的丝线轻拂草尖。其实,那个蝉鸣的季节,只要拉着妈妈的手,我就抟紧了整个的世界。
山雨欲来,星星点点。湿润的空气包裹成一个诺言:“我在山那边等你,不见不散”,然而却再也未见。
肆意焦灼着*昏的炊烟,悠扬的那是唤儿吃饭的声音。有奶味和草腥味的清晨,这一路的露珠,又打湿了离别故土的心。
好早以前的会一中大门!好早以前的文庙,那里有七十二棵冷杉,三千棵曲虬的柏树。那是谁植的象征?像孔门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的静默,在这金钟暮鼓声中孑孓遗影……
SINCE
Tigerperspective
虎视呆呆
遇见是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