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召开2023年全省农膜回收利用技术培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加快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网络,扎实推进农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利用工作,11月28日,贵州召开年全省农膜回收利用技术培训会。会议现场。据了解,地膜覆盖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项科学技术,在我省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普遍,覆膜作物以烤烟、蔬菜、辣椒等作物为主。地膜覆盖对农业节水和增产效果显著,但由于长期重使用、轻回收,地膜残留已成为农田“白色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地膜残留不但会破坏土地结构、阻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残膜还会与秸秆、饲草混合被牛羊等动物误食,以致危害牲畜安全。当前,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已被纳入塑料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农业绿色发展等考核的重要内容。参训学员认真听讲。近年来,通过积极采取系列有效措施,我省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成效凸显。一是重点地区农膜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建立。通过开展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建设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废旧农膜加工利用生产线,引导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开展农膜回收,构建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二是农膜回收利用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加强宣传引导、技术培训、示范引领、监测评估等措施,农膜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对农膜回收利用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依法履行农膜回收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农膜回收水平稳步提升,年以来,全省农膜回收率持续稳定在85%以上。三是农用薄膜监管执法成效显著。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黔东南州等地陆续开出使用非标地膜、不按规定回收废旧地膜案件罚单,年8月,黔东南州开出全省地膜整治行动最高4万元罚单,并入选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农用薄膜执法监管十大典型案例。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标地膜“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查处并通报了一批农膜回收执法监管典型案例。四是总结凝练了一批有效的回收利用模式。在播州区、凤冈县、水城区等地凝练形成了“农户清除+网点集中+合作社回收+企业加工再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运行模式,在黔西市、印江县、兴仁市等地总结形成了“村级有回收网点、乡镇有回收贮运中心、区域有回收利用企业”农膜回收利用示范体系,在仁怀市、福泉市等地形成了“废旧地膜回收焚烧发电”处理模式等农膜回收利用典型模式。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博士代碌碌为学员授课。会议指出,农膜回收利用虽然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地膜生产源头监管不到位、机械化回收技术装备缺乏等问题。下一步,要从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两个方向协同发力,“五个加强”一体化推动。加强监管执法,深化多部门联合监管,保障达标地膜产品供给,常态化开展地膜使用回收监管,引导农民、种植大户等科学使用、及时回收废旧地膜。加强试点示范,坚持典型引领,试点带动,做好科学系统谋划,明确试点工作实施机制和产品技术要求,采取试点先行与典型推广相结合方式,集中打造一批试点典型区。加强监测评估,针对重点用膜区域,加密布设市级和县级农膜残留监测点位,不断扩大监测范围,完善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网络。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广播、电视、短视频等媒体,加强法规*策宣传,适时发布一批典型案例,提升地膜污染防治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加强责任落实,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烟草等部门的团结协作,加强协同管理,强化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全过程监管,完善部门协同推进机制。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张珍明为学员授课。培训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围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策发展与形势任务、农田地膜残留特征危害及消减技术集成、地膜覆盖技术的发展与生物降解地膜评价应用、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范与监测情况”等主题开展技术培训。贵阳市、遵义市播州区、安顺市平坝区作典型经验交流,兰州金土地塑料集团公司、珠海金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禾睿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科泰天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雏阳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民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作交流发言。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高维常为学员授课。全省各市(州)农业农村局农业生态环保站(农村能源站)、农业环境监测站(科)主要负责同志、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等余人参会。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刘涛泽为学员授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芳蓉游正兰编辑唐怒娇二审方春英三审*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koucaoa.com/dczy/12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