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身心健康 http://m.39.net/pf/a_4639043.html石阡县创新“三机制”培育壮大“飞地经济”
近年来,石阡县依托大龙经济开发区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县内、外“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招商机制、服务机制“三机制”,助推产业集群抱团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多赢。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5.9亿元,增加值同步上升7.1%,税收达.2余万元。
一是创新合作机制,资源互补谋划新业。成立石阡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下设管委会办公室、招商引资科、规划建设科等机构,实行产业园主要负责人与大龙经济开发区*工委班子交叉任职,并调配8名同志长期派驻大龙具体负责园区各项工作。签订《工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对园区规模、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事项的管理标准,促进合作各方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目前,已完成核心区场平土地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4.9万平米,固定资产投资达8亿元。
二是创新招商机制,筑好良巢引凤来栖。组建招商小组,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实行定向、定点和驻地招商,并利用石阡籍在外企业家、石阡商会等资源,对有符合园区规划且有意向到园区投资兴业的企业实行 对接。搭建开发区与企业交流互动平台,采取不定期方式组织召开园区投资推介会,鼓励园区企业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宣传降税减负、减免房租等优惠*策,形成全面招商大格局。目前,已成功引进企业30家,签订意向协议31份,涉及资金65.8亿。
三是创新服务机制,护航企业蓬勃发展。建立园区管委会与玉屏等地金融机构合作机制,依托省扶持工业中小企业融资机遇,通过联系银行、银监会等机构提供业务指导、技术支持,有效解决园区企业无资可借的现状。目前,已协助园区6家企业成功申报万元“贵工贷”融资项目。定期开展大型专场劳务招聘会、县域人社劳务用工推介等多种活动,拓宽企业劳务用工招聘渠道。年,园区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5场、“订单式”技能用工培训3期,帮助企业招聘技术人员56名。
推荐阅读●黔西南22名州管干部任前公示
●贵州省建用并举推动5G发展抢抓数字经济战略新机
●贵州黔南州打造科技创新“引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贵州改革工作动态》年第28期
供稿:石阡县委改革办
统筹:张烈烈
编审:代芹涟
微编:石芳蓉“贵州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