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倒挂刺、倒钩草、红牛膝;莫诺罗然(傈僳族名)。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m左右。茎直立或披散,坚实,具4棱,上部节间膨大如膝状,基部分枝密,新枝上密被柔毛。单叶对生,具柄;叶片纸质,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渐窄,全缘,两面被柔毛。穗状花序顶生或侧生,直立,花开放后反折,花冠向下,贴近花轴;小苞片淡红色,披针形,基部具膜质的边缘;花被5,披针形。胞果卵形,不扁压,棕色。花期6~8月,果期10月。
分布生境:分布于西双版纳、迪庆、大理、禄劝、蒙自、宁蒗、丽江等地。生于海拔~m的河边、荒地阴湿处。
药用部位:根、全草。
采收加工:根: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将根晒干。
全草:夏、秋季采收,晒干。
性味:根:苦、酸,平。
全草:苦、辛,寒。
功能主治:
根:活血散淤,祛湿利尿。用于淋病,尿血,妇女经闭,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
全草:清热解表,利尿通淋。用于感冒发热,痢疾,疟疾,扁桃体炎,腮腺炎,淋病,水肿,尿路结石,慢性肾炎。
现代研究:根及种子含皂苷。全草含蜕皮甾酮、甜菜碱。枝和根含生物碱倒扣草碱。有预防白喉的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