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www.pfzhiliao.com/yydt/1572.html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草竞长,在中国的大部分山野,我们都可以看见一种本草,常生长在田边地头儿,没人专门去种它。但是它的生命力却十分旺盛,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缘或湿润的草丛都可生长,它柔软轻盈、随风摇曳,但却不肯向任何风低头,人们都叫它为“荆芥”。荆芥,又称四棱杆蒿、线荠、香荆荠、假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广泛,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可见其身影,适应力很强,喜温暖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区农村到处都有。它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珍贵药草,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能镇痰、祛风、凉血。民间常用于治流行感冒、头痛发热。荆芥杆子细长且硬,作为野菜食用时,主要吃其嫩叶。荆芥有一种奇特的清香,味如薄荷草,又也有点像紫苏,因此又有“假苏”之名。李时珍有记载“假苏一名荆芥,叶似落藜而细,蜀中生啖之……曰苏、曰姜、曰芥,皆因气味辛香如苏、如姜、如芥也。”可见,假苏、姜芥、荆芥这三种名字由来就是根据其不同的辛香之气味而定。春夏时节,山野的田间地头荆芥遍布,东摇西晃绿成一片,“遥知不是草,为有暗香来”。待进了菜场,长梗细叶,草绳一扎,稍不留心便易错过。关于荆芥的食用记载,早在北宋时期便有所记录。当时,北宋年间的古都开封堪称是中原的物质文化交流中心。每年都是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所谓民以食为天,而以荆芥为特色的小吃在当时就十分流行。大盘的凉拌荆芥又唯有京城开封才能吃到,因此,荆芥又被冠以“京芥”之名。荆芥不仅可入菜,也可作为中药。“荆防入药本相须,更喜辛香作野蔬。鱼蟹河豚妨食物,举乡古拜隐方书。皮膜里外风皆去,头首高癫热可除。一捻千金真不易,管教疮疥净无余。”这便是清朝赵瑾叔写的《本草诗·荆芥》,讲的就是荆芥的药用价值。荆芥作为一种带有特殊香气的菜品,在食用价值上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虽然名字中带着“荆”字,却是个“虚张声势”的植物,荆芥无论是叶子抑或花朵都柔软可爱,毫无锋利之处,入口也清凉爽口,带着自然的香气,在河南却是家喻户晓的野菜,吃过它的人大多数都对荆芥的美味记忆深刻。不过,荆芥虽然是一种功效丰富的药草,但也有禁忌,荆芥反驴肉,无鳞鱼,指食用荆芥的同时不能食用驴肉与一切没有鳞的鱼。关于荆芥不能与鱼同食,这里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据说三国名士诸葛亮跟水镜先生学习时发生过一件关于荆芥的趣事儿。有一日厨房里炖了鱼,端出来后却发现最肥美的鱼肚不知道被谁偷偷吃掉了,水镜先生对于偷食的行为很是生气,命令犯错误的人自觉承认,可是大家都低着头不敢说话,这时候诸葛亮站出来说这炖的鱼汤中有荆芥,二者在药性上是相反相克,吃了怕是会出人命!话音刚落,便有一弟子“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大声认错并祈求先生救他一命。水镜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诸葛亮的计谋之高,连连点头,并决定将毕生绝学传授与他。关于荆芥的食用以及药用价值,在很多古典书籍都有记载,虽然它是生于乡野之间的一种常见野草,却有着珍贵的价值。其实很多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植物,当你认识它之后,你会把它当宝,就如这荆芥,农村处处有之,却从不受待见,不过,我敢打赌,从现在起,你不会把它当杂草。它若长在你家路旁,要珍惜,别再当杂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