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京东“”的人很多,而如今西贝的“”又成为热议。
据统计,今年的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万人,并且今年的毕业生差不多都是接近00后,只能算得上是90后的尾巴,他们流入社会之后,90后的打工人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只是80后,还有准00后们。
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工作岗位告急,用人单位变身“周扒皮”
“”工作方式应势而生,用生命工作
只要是能够被毕业生看上眼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几个人同时竞争一个岗位,甚至会出现几十个人同时竞争。并且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正是因为所有岗位都不愁招人,所以用人单位就会打起如意算盘,花最少的钱收获更多的成效。
因此,就以京东为代表,一众企业都实行起“”的工作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只有一天休息。这样算下来,每天的工作时长达到12小时。每周达到72小时。比规定的工作8小时制度,远远多出32个小时!
并且,虽然多出了32个小时的工作量,但也不会按照加班计算工资,反而你少于72小时还会倒扣你的工资。虽然这种现象不被相关部门允许,但因为每个公司都是独立的,并在工作之前告知员工,所以相关部门也黔驴技穷了。
如今“”横空出世,如此工作和“法西斯”有什么两样?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的压榨模式当中,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带着“”走来了。在他的企业中,所有员工每天工作时长在15小时左右,全年无休,并且因为是餐饮行业,节假日就更别提了,所以每个员工都痛苦不堪。
但是在贾国龙的描述中,他说他并没有明确要求过员工如此工作,只不过是对他们手机有要求,要保持24小时畅通,有需求随叫随到。如果你能够完成你的工作,你还是可以正常休息的。
只不过,现实真的如此吗?当员工看见上司还在辛苦加班,他们怎么能够好意思先离开呢?当上司给自己派发怎么做也做不完的工作时,他们怎么能够照常下班回家呢?所以,即便是没有明确规定,但也是在无形之中压榨员工。
分析:
工作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就是养家糊口的办法,真正能够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全部的人少之又少,虽然工作狂是真实存在的,但人总是会有感到疲倦的时候,想要休息的时候,机器虽然不用休息,但是电脑也永远无法取代人脑。
并且,如此压榨员工之后,企业真的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吗?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大脑还能够飞速运转想出有创意的想法吗?劳逸结合这个道理,如今却越来越被人遗忘了。
对此现象,引起了一众网友们的吐槽和共鸣
只让马儿跑,却不让马儿吃草,真的把马儿累死了怎么办?
想起当年拼多多员工猝死的新闻,我们之间毛骨悚然,因为长时间无休息地工作,导致一个健康的毕业生猝死在路上,但正是因为员工在路上发生的意外,拼多多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如果没有工作方面巨大的压力,她怎么能够年纪轻轻就离开世界,离开她的家人呢?但凡是能够给员工们多一点点的关爱和照顾,我想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惨剧。想让马儿跑得更快,不睡觉不吃草怎么能行呢?
就是因为我们的可替代性太强,只能默默忍受,累死总比饿死强
相同专业的毕业生不计其数,没有任何一个打工人能够拍着胸膛说自己的无可替代,无论你从事的工作有多么难,可以适应这份工作的人随处可见。所以正是因为自己的可替代性太强,就毫无安全感可言。
所以当我们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不公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采取默默承受,毕竟你不愿意忍受有的是人愿意,你上一秒离开工作岗位,下一秒就会有新人接替你,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在意你的经历和遭遇。
并且,工作时间越长,你身上剩下的棱角就越少,慢慢的你的个性也就消失不见了,虽然对我们每个个体来说是残酷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也不得不如此选择。与其说有气节地被饿死,还不如在工作岗位上拿着钱累死。
写在后面:
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如果可以还是尽量避免一些过于繁重的岗位较好,毕竟你未来发展的路还很长,在可以享受青春,享受人生的时候,不要忙着奔波,以免在失去的时候追悔莫及。
今日小结:
你如何看待“”这种工作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