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中的水蜈蚣多样别名与广泛功效

水蜈蚣

水蜈蚣

别名

环、一粒子草、黄古头草(见于《上海常用中草药》),水金钗(出自《陕西中草药》),水土香(源自《福建中草药》),钢拳头(江西《草药手册》),库鞠恣托(藏名)。

来源这种中药材来源于莎草科植物水蜈蚣,其全草或根均可入药。

化学成分经研究,水蜈蚣含有挥发油,这一成分可能与其药用效果密切相关。

性味

水蜈蚣的性味辛、平,这一特性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①《福建民间草药》记载,水蜈蚣的性味甘微辛,平。②《广西药植图志》则描述其味辛,性微温,且无毒。③《四川中药志》中提到,水蜈蚣性温而味辛。

对于水蜈蚣的功用主治,多方面文献均有记载:它能治疗感冒风寒、寒热头痛、筋骨疼痛,以及咳嗽、疟疾、黄疸、痢疾等病症。此外,它还能用于疮疡肿毒、跌打刀伤的治疗。

具体来说,①《植物名实图考》中指出,水蜈蚣具有杀虫和败毒的功效。②《广州植物志》提到,它主治白痢。③《福建民间草药》则称其能解热利尿,特别对疟疾有疗效。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认为,水蜈蚣能散风、除陈寒,并止咳嗽。⑤《广西药植图志》进一步指出,它还能除风热、利窍、止血,并治疗跌打和蛇伤。⑥《南宁市药物志》则称其具有去瘀、消肿、止痛、杀虫、舒筋、活络的作用。⑦《四川中药志》强调其治疗感冒风寒、无汗头痛、筋骨疼痛和恶寒发热的功效。⑧《广东中药》Ⅱ则提到,水蜈蚣能镇咳祛痰,特别适用于治疗百日咳和燥热咳。

在使用上,水蜈蚣既可内服煎汤,也可捣汁外用,甚至可以直接捣敷。在选方上,它有着广泛的应用。①治疗时疫发热,可以采用水蜈蚣与威灵仙共同煎煮后服用。②对于赤白痢疾,可以使用鲜水蜈蚣全草一两至一两五钱,加入适量冰糖后炖煮一小时,再服用。③若患有疮疡肿毒,可以将水蜈蚣全草与芭蕉根捣烂,然后敷在患处。④针对跌打伤痛,可以选择使用一斤水蜈蚣捣烂后,加入四两酒冲泡,取二两内服,剩余渣滓可炒热后外敷于痛处。⑤对于一般蛇伤,可用二两水蜈蚣捣烂后,加入二两酒冲泡,内服一两,另一两则涂抹于伤口四周。⑥皮肤瘙痒时,可尝试用水蜈蚣煎水后进行外洗。⑦若患有百日咳、支气管炎或咽喉肿痛,可以采用水蜈蚣干品进行治疗。取一两至二两干品水蜈蚣,煎煮后服用,可有效缓解症状。这一治疗方法在广州部队的《常用中草药手册》中有详细记载。⑧若患有疟疾,可采用水蜈蚣进行治疗。取一两水蜈蚣,煎煮后于疟发前8至4小时服用,可有效缓解症状。此法在《江西草药》中有详细记载。

⑨对于小儿口腔炎,水蜈蚣的根茎同样具有疗效。取一两水蜈蚣根茎,煎煮后冲服蜂蜜,可缓解口腔炎症状。此法参考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若患上风湿骨痛,水蜈蚣也能发挥作用。取一至二两水蜈蚣,煎煮后服用,可有效缓解疼痛。此法源自《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对于刀伤和骨折,鲜水蜈蚣同样具有显著疗效。将鲜水蜈蚣捣成绒状,包裹患处,并每天更换两次药物,可促进伤口愈合。此法详见《贵州草药》。

⑿若患有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可尝试使用水蜈蚣进行治疗。取一至二两鲜全草水蜈蚣,煎煮后服用,有助于病情恢复。此法在《福建中草药》中有详细记载。

⒀对于气滞腹痛,同样可以采用水蜈蚣进行治疗。取一两鲜全草水蜈蚣,煎煮后服用,可有效缓解疼痛。此法同样来自《福建中草药》。

①治疗疟疾:采用水蜈蚣全草连根,经过晒至半干后,取2至3两进行水煎,煎煮时间长达3至4小时。在疟疾发作前的2小时或前天,一次性顿服,并连续服用3天。经过这样的治疗,共有48例患者参与,其中2例服用2两的患者,服药前血检发现疟原虫,但服药后症状消失且厚血片未查得疟原虫的有5例;而27例服用3两的患者中,有效缓解的有24例。临床观察认为,剂量至少需要达到3两,煎药时间不少于3小时,且服药需持续3天。然而,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的小白鼠实验结果显示,水蜈蚣对鼠疟原虫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这初步证实其抗鼠疟原虫的效果不佳。同时,研究还观察到水蜈蚣根部的浓缩煎剂与乙醇回流浓缩液均显示出一定的毒性。因此,在针对人类的大剂量水蜈蚣临床试验开始之前,进行测毒试验显得尤为重要。②治疗乳糜尿:将干水蜈蚣根茎与桂圆各取2两,一同水煎后服用,每日一剂,或作为茶饮,持续服用5天。经过这样的治疗,百余例患者中均显示出一定的疗效。③治疗菌痢:采用水蜈蚣与白粉藤(即独角乌桕)各两,进行水煎后分两次服用,或对于重症患者每日一剂。经过这样的治疗,70例患者中,平均服药7天左右后,痊愈者达到54例,显效者4例,无效者仅2例。退热时间平均为2.3天,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所需平均天数约为5天,大便培养转阴平均4.08天。其治疗效果与磺胺胍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④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地杨梅(即水蜈蚣)斤,香叶树(别名山苍树)根叶各半斤,加入毫升水进行蒸馏,收集其中段蒸馏液毫升。患者每日服用3次,每次20毫升,连续服用0天为一个疗程。经过这样的治疗,92例患者中,近期控制者例,显效者2例,好转者4例,总有效率达到69.4%。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镇咳、平喘和祛痰作用,且副作用轻微。然而,其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停药后容易复发。有研究尝试增加剂量至每次30毫升,以2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了例患者,发现有效率显著提高。

此外,水蜈蚣这种植物属于莎草科水蜈蚣属,主要生长在水边、略旁水田及旷野湿地。它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止咳化痰、祛瘀消肿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疟疾、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痢疾、肝炎等疾病。其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根茎带紫色,生须根。茎瘦长,秃净,高0~50厘米,三棱形,芳香。叶质软,狭线形,长短不一。头状花序单生,卵形,绿色。小穗极多数,长椭圆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在药用方面,水蜈蚣表现出显著的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等功效,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选择。、治疗疟疾:取水蜈蚣30克,进行水煎煮,然后在疟疾发作前的4-8小时服用。2、治疗痢疾:采用鲜水蜈蚣30-45克,加入冰糖5克,一同进行水炖煮,煮好后服用。3、治疗百日咳、支气管炎及咳嗽:取水蜈蚣60克,加入两碗水煎煮至半碗,每日分三次服用,每次冲服时加入适量红糖。4、治疗风热感冒:需用水蜈蚣30克,紫苏叶5克,生姜3片,一同煎煮后服用。5、治疗乳糜尿:将水蜈蚣、龙眼肉或乌枣各60克,一同煎煮后服用,每日一剂,连续服用5天。6、治疗风湿骨痛:取水蜈蚣30至60克,煎煮后服用。7、预防疟疾:需用水蜈蚣和鸡掇鼻(倒扣草)各30克,一同煎煮,每日服用一剂,连续服用两天。之后隔半个月,再按照此法服用一次。8、治疗疮疡肿毒:将水蜈蚣与香蕉根一同捣烂,然后敷在患处。9、治疗足底踮伤:取等量的水蜈蚣、生艾,加入少量苏打,与冷饭一起捶打成膏,贴在患处。0、治疗刀伤骨折:将新鲜的水蜈蚣捣烂,敷在患处,并每日更换药物两次。、治疗蛇伤:取60克水蜈蚣捣烂,加入60克酒,一半内服,一半涂抹在伤口周围。2、治疗荨麻疹:取30克水蜈蚣和50克金花草,先用水煎服水蜈蚣,然后留渣并加入金花草,煎水后清洗患处。

请注意,以上用法用量仅供参考,具体使用请遵医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koucaoa.com/dcjd/15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