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中草药的价值。中草药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们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具有保健养生的作用。许多中草药甚至可以作为食材使用,因此深受老一辈人的喜爱。这些草药的独特疗效和广泛应用,让中草药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农村地区,中草药的种类繁多,其中不乏药食两用的野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野菜就有数十种,这些野草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蒲公英、艾草、益母草、一点红、清明菜、荠菜、土人参、积雪草和金不换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草药。它们在农村的田野、路旁、山坡等地随处可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为农村的健康保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今日,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独特的中草药,它既是药物也是食材,尽管知名度不高,但其价值却不容小觑。这种草药,在乡间老人的口中,被称为“散结草”,它在田野边缘静静生长,却被熟知它的人珍视如宝,纷纷采摘。它的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这种被俗称为“散结草”的野草,在我家乡还有一个富有童趣的别名——“孩儿草”。这个名字源自于其作为民间常用的小儿良药的功效。在某些地方,它还被亲切地称为“儿童草”。然而,它的正式学名其实是“六角英”。
六角英的花序与夏枯草相似,因此又被称为土夏枯草或假夏枯草。此外,狐狸尾、麦穗红、积药草、小青草、瓦子草、鼠尾红、爵床、赤眼老母草等也是其别名,这种植物拥有众多的别名。
六角英,这种爵床科孩儿草属的草本植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从田边到路边,从沟边到山野,甚至在苗园、村庄和灌丛等地,我们都能发现它的踪迹。尽管其分布范围不算广泛,但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湖南、江西等南方地区,它的身影却十分常见。
熟悉六角英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草本植物,枝条繁茂且分散,高度约为30厘米。茎部略显粗壮,叶子呈狭长的披针形,表面覆盖着细腻的绒毛,呈现出青翠碧绿的色彩。这种植物特别偏爱在田边生长,因此又有“田边青”的昵称。
六角英的穗状花序生长在腋部或顶部,花朵偏向一侧,形状独特,酷似小巧的酒杯,颜色呈现紫蓝色。其穗状花序相对较长,与夏枯草的花序颇为相似,只是略显短小。正是这一特点,使得野夏枯草和土夏枯草得以命名。
老一辈的人对六角英都耳熟能详,因其嫩茎叶是一种上佳的野菜,尽管其烹饪方式多种多样,但最出色的莫过于制汤。无论是搭配瘦肉、牛肉还是猪杂,它都能为汤品增添独特的鲜美,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六角英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其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散结、消疳导滞的功效,对小儿疳积、感冒、咽喉肿痛、胸肋肿痛、肝炎、颈淋巴结核、乳腺结节、疔疮肿毒等多种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六角英,因其出色的散结功效,深受历代民众喜爱,被尊称为“散结草”。许多熟知其特性的长者,每年都会精心采集并晒干保存,以备不时之需。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会取出这些六角英,泡制成茶,享受其带来的显著效果。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六角英吗?它是老人口中的“散结草”,在田边就有,懂它的人都在摘,极为珍贵。若你在家乡遇见,还请及时重视起来,药食两用价值高。
备注:本文属于科普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