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的萌芽新石器时期的纺轮与纺锤大白

在新石器早期,制陶业、农业和磨制石器刚刚产生,古人的生活可用“刀耕火种”来形容。在三大制造业产生的同时,原始纺织业也逐步发展起来。除了使用兽皮来御寒,古人已经知道一些植物、动物纤维可以抽丝用于纺织,这些纺织品也可以做成衣物来御寒,如此一来简单的纺织技术便逐步产生、发展。虽然原始纺织技术与方式没有文字记载,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不断有出土实物为证,通过这些出土实物,结合一些民族学材料,可以推知新石器时期的纺织技术,这其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物就是纺锤与纺轮。新石器时期的纺轮纺轮纺轮又称缚盘、纺专、纺锭、纺花等。从材质上来看,纺轮可分为陶制、石制和骨制三种。新石器时期的一大标志即制陶业的产生,在江西万年洞遗址已发现人工烧制陶片的存在,距今约一万年。自此以后人类通过实践与摸索,认识到黏土可以塑造成各种形状,经火烧后形成需要的各种陶制工具,陶制纺轮便由此产生;石制纺轮则延续旧石器时期的石质工具传统,但是新石器时期古人已掌握磨制石器技术,因此可以在石片中间穿孔,这样石制纺轮便制造完成;骨质纺轮与石质纺轮制造方法相似,且因为兽骨较软更易加工,使用更加普遍。据推测还有木质的纺轮,但因为木质易腐烂,在考古工作中并未见到实物留存下来。类似的纺轮在临潼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中曾普遍发现,如新石器中晚期姜寨遗址、零口遗址、零口北牛遗址等,根据统计学结果看来,以陶质的最多,石质的次之,骨质的最少。新石器早期的纺轮早期的纺轮形状不太统一,有扁圆形、鼓形、算珠形、梯形等多种,直径一般五六厘米,重量在50—克之间。在考古工作中常见的多为泥质灰陶,扁平圆形,一面磨光,一面稍有残缺,中穿一孔。直径3cm,高1cm,中孔直径0.4cm。有时候也将这些类似器物有的定名为网坠、有的定名为装饰物、有的甚至定名为玩具,现在看来都不甚准确,这些器物都应该是纺织工具。因为新石器早期的纺织纤维来源不一,有植物纤维也有动物纤维,新石器早期的纺线原材料多为植物纤维,但也有发现使用动物纤维,如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据浙江省纺织科学研究所鉴定,其原料就是家蚕丝。稍晚一些时候,不同地区对纺织材料则有所不同,北方地区逐渐以毛、纺为主,而南方地区则以蚕丝、葛等为主,由于原材料来源广泛,这些纤维的粗细接不相同,所以对工具的要求不甚严格,大体上来看只要横截面呈圆形,即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后来随着纺织技术不断发展,纺织原材料趋近于使用同一种纤维,且对纤维细度要求逐渐提高。新石器晚期的纺轮所以,此时纺轮且均呈扁圆形,逐渐向轻薄、侧面呈扁平状或梭子状的方向发展,且大多为陶制,即用黏土专门烧制而成的,重量在15—60克之间。新石器晚期更有甚者还加以繁复的彩绘纹饰,显然逐步脱离了实用功能,或具有“礼器”的性质,成为了部落首领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也说明纺织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了。陶纺轮在全国各地的新石器遗址中都有发现,而且数量较大,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年)、河南郑州青台遗址(距今约年)也发现大量陶纺轮,根据制作方法推测其大部分由其它损毁陶器的陶片改制而来;此外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河南裴李岗、河北磁山、湖北屈家岭等诸多遗址中都普遍存在,据统计新石器时期在全国三十几个省份都有发现。以上这些遗址相距很远、文化面貌差异极大,几乎不存在共性,从这一点可见纺轮的出现必然使“多地起源”——即由生活中国大地的不同区域的不同族群独立发明、独立使用。纺轮的纹饰图案与含义新石器中晚期纺轮上彩绘有各种图案,从其图案构成来看大体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普通的线纹,仅仅具备点、线的特征,没有构图形式;第二种是弦纹,即圆圈形状,有的又由粗细不同的线圈组成;第三种是动物的图案,但大多比较抽象,不能准确判断是哪一种动物;第四种是模仿自然物体的各种形状纹。纹饰有刻画和涂抹两种,以涂抹居多。新石器时期的彩绘陶纺轮今学术界经过研究与实践,主流观点是推定这些纹饰的有无对纺线的实际工作并无影响,因此当重点从古人的思想和原始宗教信仰方面进行解读。也有学者认为刻花纹具有“减轻重量”的目的,但刻画仅能减轻几毫克,根本不具有减重的作用;还有学者认为图案、尤其是圆圈或对称图案可以有助于消除疲劳,这一点仍有待于研究。就四种图案分别来看,点线组合或为最初的原始图案,这是先民艺术探索阶段绘制的简单图案。后期弦纹表明古人已经认识到圆形的动态过程规律——从任意一点出发最终仍会回到原点,这些图案的线条以各种方式通过轴心,来表达纺轮旋转时的各种视觉形象;动物图案属于写实风格,反应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拜。最重要的是模仿自然界的物体,如十字交叉形状是模拟太阳,为纺轮这一种工具附加上神秘的色彩,这样便将该纺轮上升为“圣物”,成为原始宗教的“法器”。新石器时期的玉璧总之,这些图案使纺轮的美感逐渐凸显出来,并发展出不同的功用,如玉壁、算珠、耳环、扣子等等,到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两周地区的圜钱其最初形制也来源于纺轮。尤其是玉璧只具有祭祀的功能,《礼记》记载:“苍璧礼天”,它便是古代国家形成以后最重要的礼器之一。纺锤纺轮加上锤杆便构成了纺锤,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缚、线砣,锤杆又称缚杆、线杆等,锤杆一般有木质、竹质或者骨质。从纺轮出土近旁的遗物痕迹来看,纺轮均配套锤杆,但锤杆易腐烂所以保存至今的较少。纺锤有单面插杆和串心插杆两种形式:串心插杆就是将锤杆插入纺轮的深度较深,基本上纺轮在锤杆中心;而单面插杆就是插入纺轮较浅,纺轮基本位于锤杆底部。纺轮的使用方法很简单,用一根带倒钩的木棍或竹枝,将其无倒钩的一端穿入纺轮中间的圆孔加以固定。纺线时将所纺的麻及纤维品等捋好挂在倒钩上,然后用手拨动纺轮,利用其自然垂力和圆心轴旋转来带动麻拧成线或绳,纺锤的使用相较于人手的撮撵,效率可谓是成倍的增加。串心插杆和单面插杆纺锤随着拧成绳的粗度和制造量的逐渐增加,就可以积攒下来用作织布。随着织布量的逐渐增大,原始织布机的发明逐渐成为历史的必然。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年)发现了大量纺轮,并出土了与之配套的纺车和纺机零件,该遗址的先民主要用苘麻纤维来纺线。纺织技术来源有二:一是来源于草席编制技术,从遗址中房屋基址地面遗留的草席痕迹来看,草席已经由经纬穿插交织而成,材料是常见于河流滩地芦苇,为二经二纬,这种编织方法紧密结实;二是来源于“手搓麻绳”技术,在手工搓制阶段古人已掌握缫丝、合股等方法,这样就提高了单股纱线的质量,提高了织品的耐用性。在这两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纺织品编织技术也是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经线约10根/厘米,纬线约14根/厘米。经纬线基本平均分布的状态表明该遗址的先民已经掌握了一些独特的编织方法,并且有专门从事纺织生产的人,这为后期图案编织打下了基础。结语新石器时期的纺轮是重要的文物遗存,它是我国纺织业产生与发展的最初见证。从全国各地不同遗址几乎同时发现纺轮文物的情况来看,新石器时期各地先民应该是独立自主的发明出纺轮这种工具,中国纺轮是“多地起源”的。纺轮加上锤杆构成了纺锤,由此可以利用重力及惯性原理进行纺线,这一发明改变了原始手搓成线的制作方式,使纺线效率成倍提高,促使纺织机械的产生,由此奠定了古代中国纺织大国的重要地位。随着纺织业的兴盛,古人在纺轮上开始绘制各种图案以表达对纺织的崇拜、对相关神灵的崇拜,这也使得纺轮逐渐脱离了实用功能,逐渐发展为玉璧、耳环、吊坠等装饰用品,进入历史时期以后这些装饰用品大行其道,迅速成为统治者和上流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可看作是新石器纺轮的又一次新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koucaoa.com/dczp/13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