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来自西双版纳的小伙子在网上火了。这个名叫岩坎香的19岁少年在自媒体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在水中射门甚至进行倒钩的视频,同时还有其他进行其他训练的视频片段。不少人都被岩坎香所感动,纷纷留言表示:希望他能够像瓦尔迪一样,将来成为中国足坛的草根英雄。就在岩坎香走红后不久,中乙球队云南昆陆向他发出了试训邀请,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专程将这位布朗族的小伙子带到了俱乐部的训练基地。在6分钟跑中,岩坎香的成绩为米,在俱乐部球员当中排名中游;在其他身体素质测试上,岩坎香的表现也得到了俱乐部工作人员的肯定。看起来这将是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美好开端。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当试训进入考验个人技术与战术意识的部分时,岩坎香的表现离队友们就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岩坎香本人或许是体会最深的那个人,他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表示:“我的技战术离这些队友差得太远了。试训结束后,我还是准备回去参加高考。即使踢不了职业足球,我也可以去当教足球的老师。”很显然岩坎香自己也明白,这次试训最终失败了。草根少年天赋过人,在加入职业足球俱乐部后最终一飞冲天,这是足球小说里常见的剧本。但岩坎香的经历告诉我们职业足坛是非常残酷的,草根少年逆袭成为足坛巨星的故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克洛泽与瓦尔迪是草根?实际上他们也是职业青训产品说到草根球员,一定会有人提到克洛泽与瓦尔迪。在他们口中,克洛泽之前是个木匠学徒,直到22岁才开始接触职业足球,之后他一鸣惊人,成为了世界杯历史最佳射手;而瓦尔迪年轻时也只是一个工厂学徒,长期混迹于业余联赛,一直到莱斯特城升入英超联赛后才得以成名。这个故事听起来的确和励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克洛泽在9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离家较近的一家小球会,虽然只是业余性质,但他在这里也接受了近十年时间的足球训练。年满16岁之后,克洛泽在业余地区联赛得到了稳定的出场机会,并表现出色;19岁时,克洛泽转会德丙球队洪堡——这实际上已经摸到职业联赛的边了。而瓦尔迪的实际经历也与克洛泽差不多。瓦尔迪自小就加入了家乡球队谢周三的青训营,直到16岁时他被谢周三淘汰。之后瓦尔迪接连辗转多支业余或半职业球队,直到年夏天加盟莱斯特城为止。克洛泽与瓦尔迪自小就长期接受足球训练,所以他们只是成为职业球员的时间比较晚,根本不能算真正的草根球员。长友佑都本田圭佑逆袭?他们从小就一直接触足球训练长友佑都和本田圭佑也是所谓“草根球员”的典型例子。长友佑都从校队啦啦队成为国米主力,本田圭佑从校队队长变成米兰队长。但同样地,这两人也并非真正的草根球员。日本的足球青训体系比较特殊,除了职业球队的青训营之外,校园足球也是职业球员的一大来源——而长友佑都与本田圭佑就来自于校园。日本的中小学都设有专门的体育部,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在相应的部门内得到专业教练的指导与足够时长的训练。如今日本国家队的主力中锋大迫勇也,实际上就是从日本高中足球部脱颖而出的球员。因此,长友佑都与本田圭佑虽然都是从大学校队走出来的职业球员,但他们在中小学阶段都已经接受过长期的足球训练。真要说起来,他们实际上就相当于国内的足球体育生,也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球员。总结:业余与职业的差距明显,职业足坛不存在草根童话诸如克洛泽、瓦尔迪、长友佑都、本田圭佑以及张诚这些国内外的所谓草根球员,其实他们自小都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只不过他们成为职业球员的时间较晚,或者是通过非传统的渠道进入了职业足坛。将他们的成功标榜为草根童话,这显然是大错特错。无论在何种领域,业余与职业的差距都是十分明显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足球。岩坎香失败的试训结果告诉我们,职业足坛不存在真正的草根童话。如果没有经过扎实的基础训练,再天才的人也无法成为职业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