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坠楼的测试车,两条逝去的年轻生命,几句冷漠的回应,又把造车新势力推到了风口浪尖。
几天前,一辆新势力测试车从上海创新港停车楼三层坠落,造成两名数字座舱系统测试人员罹难,其中一名为车企员工,另一名为供应商派遣的测试员。事发之后,涉事车企光速发表声明,直接撇清关系——“根据对现场情况的分析可以初步确认,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无关”。
这份声明发表之快,措辞之冷血,都让大家觉得非常寒心,在一片痛骂声中,车企又修改了声明——“这是一起(非车辆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反正就是,你骂随你骂,但我一定要保护自家车子的名声。
事故跟车有没有关系,咱一时半会也讲不清。但这个事情的关键在于,上海创新港,那是一个面向社会开放的办公园区,而且车子是从停车楼的三楼坠落的,怎么可以在这种地方做测试???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出台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对测试活动的驾驶人、车辆有严格规定,要求实现对车辆实时远程监控能力,车辆测试需要在规定场地进行。按照标准,测试场地至少应该有“封闭物理界限”。
办公园区,显然不符合测试场地标准。从现场情况来看,这台车应该是在倒车入库时,由于某种原因失控加速,然后撞穿外墙和护栏,直接从三楼倒扣掉落,这也是车辆受损如此严重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在专门的试车场,测试车往往会被放在一块大平地,前后都很空旷,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者失控,也能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至少不会坠楼出现伤亡。
由于新造车辆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为了拿到极限数据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试车员安全,传统车企都会把关键测试放在大型试车场。比如刹车测试,试车场内通常有超长直线道路,在3千米以上,中间加宽到数百米,末段还有沙地或者草地,足以应付大部分刹车失灵状况。又比方说超高速测试,试车场内有环型跑道,路面加宽,并且带有大幅内倾,用于抵消转弯时的离心力,预防车辆冲出跑道。
很多媒体在事故发生之后,